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2025年强基计划政策走向分析,新增热门专业,入围比例缩减,破格入围加强。

发布时间:2025-04-25   点击数:1
分享:

其实从这些年强基计划的政策来看,有一个特别明显的走向特点。

小编把它总结为:“要真正的天才去学需要的专业。”


强基计划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关键领域的基础学科人才,所以我们之前看到的强基专业一般都是物理学、化学这种专业。


但是近几年开始强基计划开始有变化,慢慢开始增加非基础学科专业,并且设定了一系列的破格入围政策。


话不多说,开始今天的内容,在开始内容前给大家整理了38所高校强基计划简章链接,方便大家直接跳转查看👇



学校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清华大学

点击查看

4.23-5.10

北京大学

点击查看

4.23-5.10

浙江大学

点击查看

4.22-5.10

复旦大学

点击查看

4.21-5.10

上海交通大学

点击查看

4.22-5.10

南京大学

点击查看

4.23-5.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点击查看

4.22-5.10

中国人民大学

点击查看

4.17-5.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点击查看

4.21-5.9

北京理工大学

点击查看

4.18-5.10

天津大学

点击查看

4.19-5.10

南开大学

点击查看

4.20-5.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点击查看

4.21-5.10

东南大学

点击查看

4.21-5.10

厦门大学

点击查看

4.21-5.10

同济大学

点击查看

4.22-5.10

武汉大学

点击查看

4.18-5.7

华中科技大学

点击查看

4.21-5.10

中山大学

点击查看

4.21-5.10

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查看

4.21-5.10

中国海洋大学

点击查看

4.21-5.10

山东大学

点击查看

4.21-5.10

北京师范大学

点击查看

4.18-4.30

中国农业大学

点击查看

4.20-5.10

中央民族大学

点击查看

4.22-5.8

电子科技大学

点击查看

4.21-5.10

西北工业大学

点击查看

4.21-5.10

四川大学

点击查看

4.21-5.8

重庆大学
点击查看
4.19-5.11
大连理工大学
点击查看
4.19-5.10
华东师范大学
点击查看
4.18-5.7
华南理工大学
点击查看
4.19-5.10
中南大学
点击查看
4.19-5.10
兰州大学
点击查看
4.18-5.10
湖南大学
点击查看
5月10日前
吉林大学
/
/
东北大学
点击查看
4.17-5.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点击查看
4.20-5.10
国防科技大学
点击查看
4.19-4.30


一、新增专业情况

本次新增的专业全部为非基础学科专业。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新增测控技术与仪器

2、北京理工大学新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3、大连理工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

4、中国海洋大学新增海洋技术

5、华南理工大学新增应用物理学

6、天津大学新增能源与动力工程、合成生物学

7、四川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

8、重庆大学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

9、电子科技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

10、中南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智能科学

12、南开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

13、上海交通大学新增生物医学工程

14、同济大学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智能科学

15、浙江大学新增生物工程

16、中山大学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智能科学、药学(生物医药)

17、山东大学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智能科学

18、华中科技大学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智能科学,依托计算机学院培养

1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增数学类-智能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智能科学))、物理学类-电子科学、量子信息科学

20、厦门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智能科学、物理学-电子科学、生物学科类-生态学、药学-生物医药

21、兰州大学新增生态学

22、西安交通大学新增数学类-智能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23、南京大学新增物理学-电子科学

24、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智能装备与系统


本次新增中,最多的专业为信息与计算科学。



二、入围比例继续压缩

除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将入围比例从4倍扩大到5倍外,其他的均进行了缩减。这是继2024年之后的第二轮缩减。


中国海洋大学由之前的5倍降低到3倍

中国人民大学由之前的5倍降低到4倍

中国农业大学由之前的5倍降低到4倍

东南大学由之前的6倍降低到4倍

四川大学由之前的6倍降低到4倍

重庆大学由之前的6倍降低到4倍


在以前的强基计划中,6倍入围人数是常态。这几年一直在压缩入围比例,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高校坚决执行宁缺毋滥的原则。



三、单科破格入围加强

单科破格入围学校有明显增多,相比于2024年的数学科目基础上,新增加了物理、化学等多种科目破格。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单科145分以上或物化生单科100分。

中国农业大学数学145分以上

天津大学数学145分以上,物理、化学97分以上

中山大学数学140分以上,物理化学100分。

国防科技大学数学147分以上,物理98分以上

中南大学数学145分以上

湖南大学化学97分以上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145分以上,物理、化学98分以上

西北工业大学数学145分以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43分以上,生物95分以上

电子科技大学数学或物理满分

吉林大学数学145分以上

大连理工大学数学145分以上物理97分以上

山东大学数学145分以上


就目前的数学试题难度来说,数学想考到145分以上难度极大。2024年山东高考中数学145分以上的不足5人。但山东高考的小科采用的是赋分制,想赋分到97分以上难度要比数学145分以上低很多,所以各位家长和同学可以着重关注一下非数学破格入围。


四、单科成绩加权入围增多

2025年又有五所学校新设置了单科成绩加权入围政策,加上之前的五所高校目前加权入围学校变为10所。

南开大学:入围成绩=重要权重科目高考成绩*1.5+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

天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高考成绩+数学单科成绩*0.4;工程力学专业:高考成绩+数学单科成绩*0.4;应用化学专业:高考成绩+化学单科成绩*0.6;生物科学专业:高考成绩+化学单科成绩*0.6;应用物理学专业:高考成绩+物理单科成绩*0.6;合成生物学专业:高考成绩+化学单科成绩*0.6;

湖南大学:化学科目高考成绩×2+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入围成绩=高考成绩+数学成绩×0.5+生物成绩×0.5

中国海洋大学:报考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的考生: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数学单科成绩*0.3。

北京理工大学: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2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点科目高考成绩之和×1.2+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

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类入围成绩=高考文化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3)

华东师范大学:理科组:入围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5。文科组:入围成绩=高考成绩+高考语文单科成绩*0.5

大连理工大学:高考成绩+单科*N)数学专业、信息专业加权0.5;物理专业、工程力学加权0.2

五、竞赛破格和单列优录减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学校取消招生对象中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破格入围考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时也取消了单列优录政策。